“出工了哟,出工了哟!”1月24日一早,记者来到恩阳区渔溪镇五岭村,随着一声声吆喝,人们从自家院子里走了出来,奔向田间地头。猫叫声,狗吠声,伴随着出工人爽朗的笑声,瞬时间,冬日的田野有了生机。 流转土地 荒山重展新容颜 人群中,带头吆喝的人,名叫刘武高,今年70岁,恩阳区渔溪镇五岭村原支部书记。“村民们都在猕猴桃园区打工,我是打工队的队长。”刘武高告诉记者。 刘武高当了30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因工作成绩显著,在退下来的时候转为副科级干部。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咋就放不下呢? 在刘武高任记忆里,五岭村经历了集体生产、土地承包到户、土地撂荒、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几个阶段。“真正让农民在土地上挣到钱是从2013年开始!” 五岭村有耕地面积1100亩,一直以来,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民收入捉襟见肘,一年种粮食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在外打工的收入。据统计,2008年,村里剩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已不足10人,土地撂荒面积达60%。“多亏产业发展,否则,人都迁走完了。”刘武高深有感触。 2009年,村民廖继荣在五岭山腰租赁了30亩土地,全部栽上了猕猴桃,投产后第一年就赚了60万。 生态种植 产业兴村同奔康 廖继荣在土地里刨出了“金娃娃”,村民纷纷将土地交给了合作社。“土地入社、集约经营、农户参与、按股分配”的土地经营模式由此确定。雪球越滚越大,村里目前已发展猕猴桃800多亩,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0万。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村民还是那些村民,效益却翻了好几倍。刘武高说,除了经营模式的变化外,村里有了专门猕猴桃种植技术人员,也不再用化肥了,都是使用的农家肥。“经过几年的土地改良,现在一锄头挖下去到处都是蚯蚓。” 松土、施肥、理藤蔓,刘武高带领的老年打工队干起活来十分娴熟。“这个是另外付钱,每天60元,干8个小时。”村民吴新华很满足,“我家2亩多土地入社,可分红2万多元。” 记者提问,怎么没有在镇上或城里购房时,刘武高笑笑说,村里公路四通八达,5分钟就到镇上,半个小时到恩阳城区,住房经过“三改五建”后,住着很舒坦。“留下来,老家是有回忆的地方。” “放工了!”一阵吆喝声起,五岭村家家屋顶腾起炊烟袅袅。 |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公众预防怎么做?有疾病流...详细
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巴中市调整巴州区等三个区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详细
有助于提升巴中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推动地理标志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详细
巴中市男性共计1910527人,女性共计1747138人,男女比例为1.3:1.2。其中巴州区男性367391人...详细
2020-02-03
2019-11-13
2019-05-16
2018-10-1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nbzlf.com Inc.
联系邮箱:cnbzlf@sina.com | ICP备案号:蜀15006995-2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19002000094
声明:本网以传播信息为目的,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