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斐然 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事业综合改革 在恩阳区人民医院门诊取药处,恩阳区登科社区65岁身患冠心病的李成华老人拿着医生的处方前来取药。取药处的公告牌提示:通心络胶囊以前31.05元,现在26.4元;阿莫西林(0.25g)以前一盒7元,现在6元。“不要小看每种药只少了几元钱,像我这样的老病号,去年一年总共节省了一千多元呢。”李成华老人说。 2013年10月1日,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巴中市积极贯彻落实,出台《巴中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全市11家县级公立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基础上,全面深化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底,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1.5亿元。 2015年10月,患上胆结石的南江县正直镇居民唐伟在市人民医院把镇医院开具的双向转诊单交给医生。半小时后,唐伟办理完所有入院手续,住进了市医院给他安排的病房。原以为至少要等两三天才能入院的唐伟,后来才知道他走了一回“分级诊疗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2014年10月1日,分级诊疗在我省全面实施,巴中市随即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全市1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272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自启动以来,累计上转16500多人次,下转5200多人次。 2014年,是卫生计生机构的改革之年。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双向转诊便捷通道、实施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启动医师多点执业……众多举措让市民节省了医疗费用,降低了就医成本,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众享有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全民共享,巴中市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十二五”期间,全市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新办医疗机构8家,总投资23.9亿元;2015年,全市建成“医养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950张,实现“医养”融合发展零突破。“十二五”末,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达31.2%,高出省5.51个百分点。 此外,“十二五”期间,体现着民情民意民心的一项项其他社会事业的改革,也正在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描绘出社会公平的美好图景,书写出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市贫困人口由五年前的8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3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不断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不断改善农村交通道路环境,农村公路“十二五”五年任务提前3年完成,5年新(改)建农村道路8103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46%; ——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发展,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建成各级文化馆6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园)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7个、农家(社区)书屋2603个。年均“送文化下乡”300场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8万场次、赠送图书图画5万余册。 ……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让百姓热切盼望的事儿,随着社会事业建设的不断推进,正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 一张张笑脸,映衬出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一颗颗“硕果”,展示着巴中市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显著进展;一组组数字,见证着民生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巴中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走过的5年,“民生答卷”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善,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下一个5年,在“十二五”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坚定地攻坚克难,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将由全市民众泼墨挥洒! |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公众预防怎么做?有疾病流...详细
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巴中市调整巴州区等三个区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详细
有助于提升巴中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推动地理标志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详细
巴中市男性共计1910527人,女性共计1747138人,男女比例为1.3:1.2。其中巴州区男性367391人...详细
2020-02-03
2019-11-13
2019-05-16
2018-10-1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nbzlf.com Inc.
联系邮箱:cnbzlf@sina.com | ICP备案号:蜀15006995-2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19002000094
声明:本网以传播信息为目的,所有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